早在2002年陳郁秀擔任文建會主委時就提出「文化創意產業」政策,「我的文化創意產業政策只有4個字,就是產業升級。」讓產業加上藝術文化可以升級,也讓藝術文化創造新價值,隨後她在2004年卸任,還來不及實踐,只能扼腕。陳郁秀表示,她旅法多年,看到法國藝術文化產業化的細緻和興盛,直覺臺灣也有很多可能性,把...
從北港的媽祖大道轉進田間小徑,在田中間找到李師傅的工作室,門口堆滿了鮮豔斑斕的彩版,地板猶如抽象彩繪。夫妻攜手二十多年的布袋戲布景王國李有明,1967年生,退伍回來結了婚,原本出外去找師傅學習畫布景,師傅卻因故營運不下去,因緣際會他自己開創戲班的布景工廠事業,聘請了一位資深的布景師傅,夫妻一邊接單,...
多年來,采風樂坊製作包含舞蹈與戲劇元素的跨界大型舞台作品,像是東方器樂劇場Ⅱ 《西遊記》,以器樂演奏為主體,跨領域結合了肢體、戲劇、燈光、佈景、服裝等劇場元素,以全新創作的東方音樂貼近現代觀眾。國樂鑼鼓點化身兒童音樂會主角 作曲家也是音樂總監黃正銘表示,結合傳統及當代風格最困難的地方在於拿...
「全臺灣目前最專業最專注做糕餅木雕模具的人就是我!」他是鄭永斌,二十多年來,他的木雕工廠只生產一種東西:糕餅模具。臺灣糕餅的模具可以分成粿印、糕印、餅印、糖印四大類。粿印就是一般用來製作紅龜粿,是早期市井小民常民最為熟悉的;而糕印、餅印大多由專業糕餅業者來訂購;而造型立體化的糖印則因為糖果市場早已轉...
那些桌球戰場上的廝殺,你來我往的虎視眈眈;那些對手與自己的內心盤算,置人於死的進攻;那些小白球反射造成的碰撞與彈跳,規則或不規則的聲響,在作曲家鍾耀光的謬思腦袋裡,成了最具故事性,戲劇性的打擊樂。小白球上國樂舞台 首創擊樂乒乓劇場音樂劇卸任8年臺北市立國樂團團長生涯,為北市國奠定了向國際發...
2016年4月23日這一晚,在自由廣場上總計三萬名觀眾,不知情的觀眾還以為是知名歌手演唱會,但定睛注目,才知是一場國樂團的演奏表演,創團25周年的采風樂坊,當晚充份展現臺灣傳統樂曲與表演藝術的美好。采風樂坊擅長以中式樂器為根基,結合時尚服裝、絢麗舞台,跨界演出,帶給觀眾相當大震撼,去年還與臺灣的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