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舊城區上的城隍廟,是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由於城隍爺為管轄陰陽兩界的地方官,許多與生命禮儀有關的行業便匯集於廟旁的城隍街,如金紙店、殯葬用品店、棺材店,百年老店三合成便落腳於此。從店名不難看出,「三合成」字面上的意思即三家而成。由於棺材製作頗為費工,需要大量人手,三合成現任老闆的祖父張呆便與姓李、...
傀儡戲歷史悠久,2000多年前即有傀儡戲的記載,操作技術與表演形式都相當純熟,傀儡戲從福建移入臺灣,因移民分布不同而分成兩派,臺灣北部屬漳州系統,以消災、除煞、驅邪等宗教儀式為主;臺灣南部多為泉州移民,泉州派以神明誕辰與結婚酬神為主,金門因舊制屬泉州同安縣,和臺灣南部同屬泉州系統。前棚傀儡 後棚戲金...
春末午後,近30度的雲林古坑嘉興宮屋頂上,兩位師傅專注地拿著陶片裝飾著屋頂上的龍鱗;地面上,一位師傅,正用水泥抹刀,行雲流水的勻抹出飛雁的身形;再不遠處的工作檯,不斷傳出「呲、呲、喀、喀」聲響的,正是師傅拿著陶碗或割、或剪地一邊比對著泥塑人偶,一邊在陶片上一刀一劃地為它們裁量出繽紛的妝容。轉頭看向屋...
2016年5月底6月初,傳統「紙紮」或「糊紙」這項隨著時代變遷漸漸走向末日的傳統產業竟然受邀參加 16 屆巴黎工藝設計師週(D’Day),細緻的紙雕、繪畫與竹編手藝不僅讓外國人讚嘆不已,紙紮在傳統生活裡扮演的角色與用途更令他們驚奇,然而風光之後,紙紮這項傳統技藝要如何傳承,如何在現代生活中找到新的價...
能一代傳一代,是許多傳統老師傅的心願,但精巧手藝隨著歲月凋零、本就萎縮的市場又碰上廉價品洶湧瓜分,是許多傳統工藝產業所碰上的共同困局。府城老繡才的傳承 技藝為土壤 網路為薪材 16歲開始學藝,與刺繡結緣超過一甲子的林玉泉,年輕時熱愛挑戰高難度,也喜歡辦展,以精益求精與推廣刺繡為主軸;年逾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