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如同他鄉異國,在那裏人們和當今的我們大不相同。"The past is a foreign country: they do things differently there."這是英國小說家L. P. Hartley最受歡迎的作品《信使》(The Go-Between)一開頭,已成格言的小說開場白,這句話恰恰是最好的提醒:與傳統相遇,不管是藝術,抑或是習俗、飲食與觀念,似乎不宜全然「當下」待之。這些遠則千年,短則百五十年前當時生活裡信手捻來的東西,都有其當時社會、歷史、風土、自然、科技、經濟,甚或個人等等的特殊成因,無法倒退,也不可能重來。對此我們無須感傷,只需認知傳統與當代生活這樣的內外在的懸殊。特別在充滿科技極速與現代感的今日社會,對於傳統,無論是認識、欣賞、接收,到呈現、運用與實踐,應該有著更為謙卑細膩、更高的耐心與準備,更多的尊重與理解,更富創意的與傳統共舞的介面,以及更時尚現代的生活融入。所幸,已有許多的先知先行者,寫了動人的故事,構築了美麗的天地。特別,在台灣。從熙來攘往的台北西門町轉進巷子裡的中山堂邊門,五感六覺的身體網絡就自動從4G切換成為2G,沿著樓梯拾級而上,腳底眼底心底越發踏實厚重。這裡是大隱於市的「台北書院」,品花、聆樂、參理、悟禪、茗茶之人往來其間,山長林谷芳說:「書院是為安身立命而存在」,我們來看,這裡更像是一個貫古通今的任意門,用更為遼闊寬廣的人文學習,做好與傳統的相遇的準備。若說台北書院是在塵世中,以美學滌淨萬慮,以經典餵養心靈,那麼覓得了一方淨土的「食養山房」,則是輕巧謙讓地以原本冰冷的現代質材,極簡地構築了禪域,保留了空無,兀自讓自然、讓四季、讓晨昏與水泥森林車水馬龍中蜿蜒走來的世間人相遇對話。每個從山房離去的人總是飽足暢快,分不清是因為「食養」,還是獲得了「神養」。而對照食養山房放乎四外,「陶作坊」則凝聚於方寸之間,以器載心、載意、載今古。猶如古代文人,找到生活使用與自我理念美學的平衡與實現,二十多年來陶作坊安適篤定地耕耘現代茶器,相信有許多人,願意因為眼前的那一個溫潤厚實樸拙,卻不違和現代與科技的杯,而想捧在手心,品啜那當下的金黃,感受傳統的暖。我們還覓得了在南方城市的一隅,因為對於土地的熱愛,對於歷史的敬重,對於先人的尊崇,每周末聚首在舊哈瑪星聚落「打狗文史再興會社」老屋裡的一群人,他們交出承諾,謙卑踏查認識生活的城市,跟隨師傅學習木作,再用愛護文化與生活空間的心意,默默地將傳統手藝實踐在老街廓屋舍的維護整修,讓心的動力,為城市歷史留下更多驚艷。起身吧,跟著我們去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