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段成年後難忘的經歷,成為李泰祥作品《狩獵》的素材。音樂裡的氣勢雄渾,說的不是狩獵的情形,而是李泰祥內在心理的描寫。距離一代音樂家李泰祥過世,快滿三年了,追索這樣一位充滿才情卻又孤勇的藝術家,該用甚麼視角才能看見他隱藏在音符之中,不曾熄滅的微光?讓我們回到「原」點。工作時的李泰祥神情專注。五歲離鄉...
從位於臺北市信義區的「新舞臺」,轉換至中山北路二段楓香林蔭旁的「臺北戲棚」,雖然「戲棚」的場子,比「新舞臺」小了,觀眾席座位也少了,但辜公亮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辜懷群,對於服務傳統表演藝術的熱情絲毫不減,她常說:「傳統藝術永遠不老,臺北戲棚更不顯小。」辜懷群打造「臺北戲棚」,要成為觀光公益表演場所,永續...
手工世界裡展現純真熱忱 也得到療癒與沉澱雖然在豫劇團的大家庭裡,為了有限的經費,上下一起動手做道具配件已成風氣,但要像這樣「超過」的沉迷手作藝術,蕭揚玲一直是全團第一名,全面性的熱愛各種類型的手工,甚至延伸到生活配件之上。蕭揚玲從學生時代便開始對自行手工製作服飾配件,展現高度熱誠。繽紛的手...
拿到傳統藝術界最高榮譽傳藝金曲獎年度最佳演員獎,小咪(本名陳鳳桂)的表演當之無愧,她的技藝深具全面性,無論傳統唱腔、角色扮演,或內外臺演出,其肢體動作、音色共鳴皆能因應不同行當、角色轉換而有不同的細緻處理。最近知名劇作家施如芳應臺北市文化局之邀為小咪寫出《舞靈戲精─小咪的華麗轉身》傳記,也讓小咪的戲...
年過60的台灣作曲家施捷,1994年以歌劇《弒父》獲得德國德列斯登首屆藍橋作曲獎,奧地利國家廣播公司出版CD。作品包括神劇《生生大地》以及多首藝術歌曲及舞蹈音樂等。2004年名列官方「奧地利名人辭典」,同年獲奧地利頒發銀質勳章,表彰他對古典音樂的貢獻。 東方文化如藤蔓  ...
十六歲就到巴黎音樂學院求學的陳郁秀,第一堂課老師要外籍的同學介紹自己國家的音樂。「我愣住了,我不曉得臺灣的音樂是什麼。」老師說:「如果妳不瞭解你的文化,妳的競爭力在那裡?」到法國受到的第一棒就敲醒陳郁秀,「我的一生就在強調臺灣對於自己要有詮釋權。」陳郁秀說:「臺灣文化的獨特性必需跟臺灣的土地和人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