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歌仔戲、布袋戲是很有特色的兩個劇種,其戲劇的形成和崑曲是高階意向很不一樣,這兩劇種是陽春白雪、下里巴人般的通俗文學藝術,歌仔戲是用傳統方法,即歌和對白說故事,平實到像我媽媽那時代人,不可能天天看歌仔戲,但那時代有收音機,卻可以天天聽歌仔戲,邊工作邊聽,根本不需要字幕卻可以聽得懂劇中的唱詞。溝通...
受到蘋果電腦賈伯斯發明第一代蘋果手機的啟發,二胡名家也是音樂頑童高韶青發明了二胡進化版「韶琴」,在兩岸三地的國樂界產生了極大的迴響,事實上,從小到大,高韶青就充滿鬼點子,他不但自己組裝樂器,還會自己作無線電,廣播收音機,「一開始是好玩,但發現可以找到自己最順手的樂器,很有成就感。」高韶青說,這些創意...
早在2002年陳郁秀擔任文建會主委時就提出「文化創意產業」政策,「我的文化創意產業政策只有4個字,就是產業升級。」讓產業加上藝術文化可以升級,也讓藝術文化創造新價值,隨後她在2004年卸任,還來不及實踐,只能扼腕。陳郁秀表示,她旅法多年,看到法國藝術文化產業化的細緻和興盛,直覺臺灣也有很多可能性,把...
從北港的媽祖大道轉進田間小徑,在田中間找到李師傅的工作室,門口堆滿了鮮豔斑斕的彩版,地板猶如抽象彩繪。夫妻攜手二十多年的布袋戲布景王國李有明,1967年生,退伍回來結了婚,原本出外去找師傅學習畫布景,師傅卻因故營運不下去,因緣際會他自己開創戲班的布景工廠事業,聘請了一位資深的布景師傅,夫妻一邊接單,...
多年來,采風樂坊製作包含舞蹈與戲劇元素的跨界大型舞台作品,像是東方器樂劇場Ⅱ 《西遊記》,以器樂演奏為主體,跨領域結合了肢體、戲劇、燈光、佈景、服裝等劇場元素,以全新創作的東方音樂貼近現代觀眾。國樂鑼鼓點化身兒童音樂會主角 作曲家也是音樂總監黃正銘表示,結合傳統及當代風格最困難的地方在於拿...
「全臺灣目前最專業最專注做糕餅木雕模具的人就是我!」他是鄭永斌,二十多年來,他的木雕工廠只生產一種東西:糕餅模具。臺灣糕餅的模具可以分成粿印、糕印、餅印、糖印四大類。粿印就是一般用來製作紅龜粿,是早期市井小民常民最為熟悉的;而糕印、餅印大多由專業糕餅業者來訂購;而造型立體化的糖印則因為糖果市場早已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