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5 分享:
- 2021/04/30
對現代國樂來說,這是個身分未定、亟欲拓展各種可能性的時代,也是國樂人可以為自己寫下定義的時代,或許,回到更根本的問題去探究藝術的呈現究竟是甚麼?在那樣的基本狀態下去思考聲音如何出現與消失,所帶來的質地上的改變又是甚麼?
1375 分享:
- 2021/03/02
隨著臺灣都市化和影視媒體的發展取代傳統戲曲的娛樂功能,以民戲為主體的歌仔戲,急需開發演員和觀眾新血,使其得以永續傳承。
886 分享:
- 2020/12/11
從《慾望城國》到《李爾在此》封箱演出,吳興國的藝術表演人生,承自前人、傳之以往的信念,終究勝過市場不易的感慨。
1096 分享:
臺灣2019年音樂銷售額為21.23億,唱片市場在亞洲排名第5,如此大量的各種類型音樂的演出,實體和數位產品的推出,或許一般人只注意到螢光幕前的明星,可是少了這群自稱為音樂產業裡小小螺絲釘的錄音師,這些幕前的光鮮亮麗都無法成形。
1653 分享:
- 2020/10/21
說起臺灣民謠,最能突顯地域風格屬性的莫過於恆春半島民謠,繼陳達之後,朱丁順與張日貴算是恆春半島上最具代表的民謠藝師,他們二人因長年致力民謠傳承工作,在101年並列「國家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 今年88歲的張日貴即便年歲已高,為了保存滿州民謠,仍像傳教士般的奔走,精神讓人感佩。
- 2017/10/05
- 2015/11/05
- 2016/09/05
- 2016/10/05
- 2016/02/05
20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