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本島東西狹而南北長,全島有三分之二的面積分布著高山林地,其他部分則由丘陵、平臺高地、海岸平原及盆地所構成,主要山脈皆為南北走向,中央山脈由北到南縱貫全島,是臺灣東、西部河川的分水嶺;其西側的玉山山脈,主峰接近4,000公尺,為東北亞第一高峰。自然地理環境的多樣性,造就各地皆有容易取得的天然原材料...
「船嘉寶」這三個字有何涵義?「這要拆開來講,『船』是指船型般圓潤的造型,『嘉』即嘉義當地,代表不忘本,『寶』則意指每只竹頭筊都是寶貝,代代相傳。」船嘉寶工作室負責人黃奕薰原本是專做神房、廟桌、木刻等寺廟相關的木工師傅,偶然間發現宮廟裡的筊杯與他兒時印象不太一樣,仔細一瞧,原來手裡拿的是以普通木頭製作...
全球疫情擾亂了人們既有的生活方式,第十九屆亞太傳統藝術節雖無法循往例邀請國外團隊來臺演出交流,然國內表演藝術及工藝團隊活力豐沛,傳統藝術的保存與創新亦成績斐然,本屆以行政院「向海致敬」政策為依歸,以「祈島‧臺灣」為主題策劃各式演出及工作坊,期能持續藝術節多年累積的品牌能量。祈島‧臺灣 向海洋致敬臺灣...
在螺鈿鑲嵌(一種在漆器或木器上鑲嵌貝殼或螺螄殼的裝飾工藝)產業的高峰入場,工藝匠師陳振芳一路隨著舅舅學習技藝,參與臺灣紅木家具輸出日本的最顛峰,誰曾想一轉身卻得面臨產業的全面衰退和外移,站在時代洪流拍岸呼嘯的當下,急流勇退並不是陳振芳的選項,「如果螺鈿鑲嵌到最後都沒人做,那就很可惜。」他說。不想成為...
信二竹店,這家百年老店的故事要從清末說起,第三代王壬煇的祖父王傳豹年輕時曾赴日本學習竹藝功夫,1907年返臺後開設福泰竹店,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竹製商品因堅固耐用、造價便宜,廣為民間所採用,並造就了臺灣竹製工藝的發達,日本為了學習這門工藝,還曾在二戰期間徵調臺灣竹藝師傅到日本,堪稱臺灣之光。兄弟分...
由國立故宮博物館所典藏的《雕橄欖核舟》,是乾隆初年造辦處著名牙匠陳祖章,沿著橄欖核天然外形,將一顆果核雕琢成一艘蓬船,門窗可開合,小船上乘載船夫、僮僕和船客共八人,身形樣態各異,而舟底刻印大文豪蘇軾《後赤壁賦》三百餘字的全文,整艘船栩栩如生,鬼斧神工讓人嘆為觀止;而位於靜巷闢弄間,草花相映成趣的陳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