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3 分享:
- 2021/08/30
劇場本不存於原住民文化中,但透過劇場,原住民文化得以擴展。新世代的編創者邱瑋耀(Dahu)透過自身所學,反思母體文化的存在,以Padan五節芒這於布農族文化中相當重要的草本植物為本,編排出一條搖曳下的歸家路徑。
803 分享:
「吼嗨呀,嘿呦以呀歐嗨呀,哈嗚外呀⋯⋯」這是原舞者在二十五年前創作,現流行於各大學原住民社團間的原住民樂音,也是預計於原舞者三十周年策劃活動中重新被演出的一段歷史印記——不僅銘刻著原住民樂舞如何從部落搬上劇場,進而從傳統跨入新編,傳承原住民文化的限制與開創,同時也是原住民傳統歌舞藝術的變遷和縮影。
809 分享:
- 2021/06/24
宛然有相似、彷彿之意,弘宛然古典布袋戲團團長吳榮昌希冀將戲偶當作一個人,使其動作能合乎常理,與真人一般;以此觀點出發,弘宛然排練老戲《虹霓關》,呈現「宛然」精神。
1038 分享:
- 2021/06/23
布袋戲的服飾與道具之精緻巧細,並不亞於京劇或歌仔戲,尤其是著重刺繡工藝的傳統戲偶服飾,精緻細膩程度更令人嘆為觀止,隨著電視金光布袋戲盛行,戲偶服飾也有了巨大變化,戲偶藝師倪紳發以一雙巧手,嶄新思考,傳承製作工藝。
1473 分享:
- 2021/04/30
國立藝術學院(現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第一屆劇場設計系畢業,卻一天也沒有做過舞台設計的影像設計師王奕盛,年輕時轉攻新媒體藝術,短暫投入職場後,最終因藝術性格再度萌發,以近似燈光、界於布景性質的影像設計,重回劇場。
- 2017/10/05
- 2015/11/05
- 2016/09/05
- 2016/10/05
- 2016/02/05
20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