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傳統戲曲並非純粹的表演藝術,民間演戲的主要目的在於酬神祈福,普遍的表演場域在廟埕戲臺。而演出的時間也多選在神明誕辰或廟會慶典期間,其酬神、娛神的意義勝於藝術、娛人功能。質言之,臺灣傳統戲曲是兼具宗教、藝術與娛樂功能,而不是單純的休閒娛樂。農曆新年是臺灣民間最重要的民俗節日,民眾期望新的一年能一元...
精湛技藝 難敵時勢歌仔戲誕生於20世紀初,是唯一土生土長發源於臺灣的傳統戲劇,隨著時代的發展,演出形式從外臺、內臺、唱片、廣播、電影、電視…每種演出形式都是歌仔戲藝師們為了留住觀眾,改變創造的各種風貌。歌仔戲在電影、電視、網路等媒體普及後,終不敵強勢媒體而逐漸式微,1990年代開始,在...
深化民間戲曲人才演訓公立歌仔戲劇團終未成立,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以下簡稱「傳藝中心」)則自民國108年策辦了「傳統藝術接班人──駐團演訓計畫」,深化民間戲曲人才訓練機制、帶動傳統表演藝術薪傳工程,以及培養各劇種前後場接班人,這才開始有了制度配套的作法及固定經費的支援,這是一個用對資源效益最大、從根源核...
「信物」作為人與人之間承諾的表記,一直是文學作品常用的符碼,樂府古詩〈有所思〉提到「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問遺君,雙珠玳瑁簪。用玉紹繚之。聞君有他心,拉雜摧燒之。摧燒之,當風揚其灰!從今以往,勿復相思,相思與君絕!」一個在談遠距離戀愛的少女,精心挑選了鑲嵌着珍珠的玳瑁簪,用玉環纏繞起來,準備作為定...
水者:無色無臭之液體,係由氫氣與氧氣化合而成。微觀樣態可是「汁、液」。鉅觀貌狀謂為「海、河、江、湖」。玄學心法列位五行之一(金木「水」火土),九大行星另有天文一席(如水星);若言者延伸應用至日常生活,水可象徵寓為金錢財富(如「油水」)。袖者:衣服從肩至手腕之處(如「衣袖、袖口」)。若喻以形狀外觀,即...
五幕改成四幕 戲劇性發揮無遺威爾第的《奧泰羅》得以成功,至今演出不墜,部分得歸功於劇作家柏依鐸(Arrigo Boito,1842∼1918)。柏依鐸集文學創作與作曲於一身,對歌劇劇本有其獨到思考。在將文學原作改寫成歌劇劇本之時,除了必要的刪減濃縮角色外,並將原劇五幕改成四幕,符合當時義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