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在平(1910∼2000)自中學時期接觸學習古箏與古琴,優異的音樂天賦讓他逐漸嶄露頭角,他憑藉對琴箏的熱愛,拜會結識各地的音樂演奏家與學者、活躍於國際舞臺;自1949年來臺定居,終身為弘揚民族音樂而努力,具卓越貢獻,於1992年獲頒行政院「國家文化獎」。 梁在平的哲嗣梁銘越博士,於201...
筆者於1999-2001年就讀於法國國立夏優高等學院文化資產保存修復為期兩年的專業課程,為該校自1887年創校之後的第一位華人學生。2000年1月曾經參與巴黎聖母院修復工地實習,亦是本次巴黎聖母院大火所燒毀的屋架空間自十三世紀完工之後第一位進入屋頂的臺灣人。本次巴黎聖母院主教座堂大火,燒出了筆者過去...
我很開心,2019年2月我帶了新製作的三齣戲《玉簪記》、《潘金蓮》、《白羅衫》回臺灣和最棒的崑曲觀眾見面,以三種不同風格的新版崑曲美學,完整臺灣觀眾的崑曲視界。三場演出不但國家戲劇院座無虛席,我還見到許多都是崑曲愛好的老朋友,甚至也看到許多年輕的觀眾,我們到中南部的校園巡演,也受到學子們歡迎。我15...
小學五年級,在八卦山風景區的藝品小攤子上,我用五塊錢壓歲錢,買到了人生的第一支笛子,十分喜愛,每晚飯後都會陶醉的吹上三十分鐘,就這樣自得其樂的練了好多年。直至今日,吹笛子這件事情於我而言,依舊是享受和陶醉的,都說學習音樂要耐得住寂寞,長時間關在小房間裡練長音、練音階,非常孤獨,但每當我閉上眼睛吹長音...
臺灣的傳統藝術與文化,融合了閩南、客家、原住民等族群之生活樣態與風貌。106年臺中的文化資產局曾舉辦過一次「技藝傳薪」傳習成果展演活動,其中重要傳統表演藝術共計13項,包括:廖瓊枝歌仔戲、陳錫煌布袋戲、潘玉嬌亂彈戲、楊秀卿說唱、排灣族雙口管、鼻笛、南北管音樂、戲曲及本地歌仔等。(圖左)...
近來在總統蔡英文的大力推展下,「新南向政策」幾乎成為臺灣的全民運動,不只是各級政府單位推出各種與東南亞相關的政策與活動, 並鼓勵廠商向東南亞各國進行投資與招商,許多過去不太關心東南亞的大學,也開始成立東南亞研究中心、東南亞學程,同時開始向東南亞各國進行招生活動,似乎把「新南向政策」視為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