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齣戲劇多數是導演與編劇對生命或社會的諸多叩問,透過演員的表演,在過程中一次又一次修整、重編與解答。聽著喜歡神秘題材的正明龍歌劇團導演江俊賢談《犀望》從無到有、排戲練戲的過程,我們彷彿跟著德輝、德輝的母親、唐菀、法師……,進入正明龍歌劇團(後簡稱正明龍)對生命、對人性、對社會,乃至對導演或編劇自身...
小時候喜歡畫畫的陳明山,自己用紙箱做了一台電視,還畫了一幅卷軸的故事,放在紙箱後方捲動播放,點上一盞燈,效果就像真的電視一般;後來因為家境的緣故,陳明山讀到小學便沒有繼續升學,在做彩繪之前,他賣過包子饅頭、冰棒等等,有一天父親恰好看到有師傅在徵學徒,讓他去嘗試看看,陳明山也因此握緊畫筆,踏上這條路。...
「如果不做得精緻、細膩一點,沒有新奇感的話很難吸引到現代人;所以讓觀眾感覺到布袋戲有很大的轉變,就是我為甚麼想在這個故事中嘗試跨界合作的原因。」雲林五洲小桃源掌中劇團團長,同時也是《天雷針》導演、編劇及主演的陳文哲直言。在今年傳統藝術界的聖殿——「202021臺灣戲曲藝術節」,雲林五洲小桃源掌中劇團...
「在今天的時代裡,為什麼要出現這樣的作品?」這是當筆者提出訪綱時,邱坤良教授開口的第一句話,接著他又說:「我從來沒有在寫歷史劇,我寫的一直是我個人感興趣,或者說我覺得有趣的議題或故事,只是這些故事正好跟臺灣這塊土地的生活發展與歷史有關⋯⋯」。強烈的常民生活感曾任文建會(今文化部)主委、國立中正文化中...
「食(tsiáh)肉食(tsiáh)三層,看戲看亂彈」這句臺灣傳統戲曲俗諺,意思是肉類以滋味鮮美的五花肉最美味,戲曲則以亂彈戲最好看,充分表現出亂彈戲在臺灣傳統表演藝術中的重要性。王慶芳與彭繡靜,則是亂彈戲的重要傳統表演藝術保存者。亂彈戲,因其氣氛熱鬧歡愉、曲目雅俗共賞而在臺灣迅速流行,被視為正統的...
近70年前,一心戲劇團資深老生洪明雪藝師,身為歌仔戲小生演員,風光不已,「以前,戲迷要看我都要存錢、打票,進戲園才能看到我,別人演戲領薪80元時,我已經300元。」她回憶當時每次謝幕時要把戲迷送的首飾披掛上身,表示對戲迷的感謝;但如今,劇團、演員、環境的生態丕變,榮景不同,她經歷過日治時期戲園內台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