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舊時戲班習俗,每至農曆歲末皆要封箱過年。於是年前的最後一場戲就會來點特別的安排,大夥反串匯演,在喜慶的熱鬧氣氛裡答謝觀眾整年的捧場,劇終再將戲服行頭「封」箱收存,感恩今年並祈福來年,此乃封箱戲之由來。 盛大答謝祖師爺庇蔭但是明華園創辦人陳明吉認為,歲末的「感恩」不該只是隨戲封箱,而應另...
傍晚的萬華開始熱鬧起來,行經人潮雜杳的萬華龍山寺前,沿著圍牆拐個彎,很快就會被映入眼簾的綠意吸引,步入了西昌街224巷,這是老萬華人口中的青草巷。小巷內的青草店,門面吊掛、擺放著琳瑯滿目翠綠青草,那股沁入空間中的清新香氣,令人很快忘卻街區外的喧囂。早期醫療尚未十分普及,西藥也較為昂貴,若要到醫院或診...
七月七日為乞巧會古都臺南市一直是臺灣重要的文化城市,從明末清初以來就是大陸移民至臺灣最早發展的地區,至今仍保存著許多傳統的節令民俗,尤以農曆七月七日「七娘媽生,做十六歲」最為著名,從清代方志考七夕民俗,各地皆有記載,例如:康熙三十五年《臺灣府志》:「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女兒羅瓜果、線針於中庭,為乞巧會...
從臺南市中西區的西門路二段彎進一條寧靜小巷,《博仁堂中藥鋪》就在巷子中段,營業時間是從下午四點開始,但中藥鋪的行程,早上六七點就從菜市場開始,接著回到店裡花八到十小時顧著爐火,燉煮藥膳,接近晚餐時段,顧客便開始絡繹不絕,玻璃門一開,溫潤誘人的藥膳香氣隨之沁出,「好香啊!」在門口排隊的年輕人忍不住讚嘆...
剛柔並濟的龍鳳獅「龍鳳獅」是北港德義堂獨特的藝陣,最早出現於1894 年北港地區,流行於雲林、嘉義、臺南、高雄等地的迎神賽會或民俗體育活動。出陣時由隊員打扮成龍、鳳、獅三種靈獸,加上獅童弄獅穿插其中,配合傳統樂器對陣鬥藝。與坊間常有跳躍、蹬高動作的「廣東獅」不同,龍鳳獅除了舞獅以外,既有龍...
陰曆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合稱為「三元節」,也分別是天、地、水三官大帝的聖誕日,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因此臺灣漢人社會在中元節期間,都要盛重的舉行祭拜地官大帝的儀式,以祈求赦免己身的罪,並藉此超薦九玄七祖、冤親債主,並普度孤魂。雲林虎尾中元普度在主要街道上陳設普度宴席。其中由於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