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7 分享:
- 2018/04/05
臺灣的傳統戲劇界若要能順利傳承,讓年輕世代,都仰望「人間國寶」的榮耀, 而不斷鞭策自己在技藝上的精進,只有給他們安定生活,演員應採分級制,不同級別可有不同待遇,不論公家、民間都要定制度,傳統戲曲才可順利達成傳承目標。
3619 分享:
- 2018/02/09
「新南向政策」近年幾乎成為臺灣的全民運動,但是國人不了解東南亞伊斯蘭宗教與社會習俗,如何制訂管理外籍勞工政策?不了解東南亞文化藝術,如何建構臺灣多元文化思維?如何建立對移工、新住民與新臺灣之子的文化尊重?
5415 分享:
- 2015/12/05
新版《木蘭》就像一部完整的打擊樂協奏曲,它使用打擊樂作為主要的表達工具,透過音色變化和擊樂獨有的張力感來表現人物內心的情緒;它替代了傳統戲劇的語言敘事,但又結合了許多京劇元素。這樣的藝術表現,臺灣是首創,在全球也是前所未見,在在說明了深厚底蘊和創新特色的藝術風格,實難以被輕易地仿效複製,因為傳統與現代的交融要到位,表演團隊需要具備強大的「轉化」實力。
4708 分享:
- 2015/11/05
京劇源自於大陸,卻在台灣建立起有別於中國、獨樹一幟的新美學;京劇是以演員為中心的表演藝術,一向「看角兒,看流派」,唱念做打是基本功,尤其是唱。然而,今日的觀眾不再是專業京劇戲迷,京劇不僅是表演藝術、演唱藝術、流派藝術,更是當代文學作品動態展示。
2992 分享:
- 2015/10/05
重新發現手工技藝的價值,認識到具有「溫度」的手工產品中所蘊含的人的靈性、感情;認識到手工產品的創造性、個性化和不可複製性、不可替代性;認識到手工勞動過程和結束之後勞動者在大工業生產線旁找不到的自豪感與滿足感。
- 2017/10/05
- 2016/09/05
- 2016/10/05
- 2016/02/05
20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