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0 分享:
- 2020/05/04
近年來,無論是現代戲劇抑或傳統戲曲,在臺灣皆迅速發展,因此劇場技術逐漸成為一個重要的發展指標,甚至連女性的工作人數也直逼男性。這些人往往是演出前把舞台從零到有的先鋒部隊,也是曲終人散時最後一個善後離場的人。究竟被稱為「苦魯」的他們,為何能依舊樂此不疲呢?
1079 分享:
阿蓮,高雄北邊一個淳樸地方,境內有芭樂、棗子、蜂蜜等農特產,除此之外更大的驕傲是,在地傳承4代、百年歷史、全臺唯一在無形文化資產登錄中,橫跨傳統宗教儀式與表演藝術的傀儡戲劇團—錦飛鳳。
2655 分享:
時代的風,鬆動了傳統束縛女性的繩索,就待女人勇敢脫繭而出。施如芳劇作中的女人與真實期待的女人一樣,懂得自己要什麼,該做什麼,無怨無「悔」。
1266 分享:
戲偶和演員是全然不同的。偶的演出可以出神入化、變鬼變神,凡人做不來的,偶皆可以做得到;而人可演、偶也可演,這就是布袋戲讓人最感到趣味的地方。
1058 分享:
以月琴及大廣弦等樂器伴奏,配合人聲唸唱的「唸歌」,在電視、廣播尚未問世前,是廣受全民喜愛的娛樂。長達70多年表演生涯裡,國寶級說唱藝術家楊秀卿唸歌技藝獨樹一格,至今85高齡仍教學不輟,致力於傳承這項臺灣特有藝術。
- 2017/10/05
- 2015/11/05
- 2016/09/05
- 2016/10/05
- 2016/02/05
20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