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7 分享:
- 2020/08/25
說起「國樂」,你的印象或感受是什麼?除了常見於傳統戲曲分別由弦樂與彈撥樂器擔綱的文場,與打擊樂伴奏的武場,或童年回憶裡廟宇活動上的鑼鼓、鼓吹與絲竹樂聲⋯,來自臺灣,以高雄為基地的台灣愛樂民族管弦樂團,在創團團長顧寶文博士帶領下,找尋國樂的無限可能性,更同民眾重拾源自於生活經驗的感動與美好。
324 分享:
今年是蕭泰然謝世5周年,他的音樂作品不曾離開臺灣這片土地,他的故事也不斷被傳誦。長年關注臺灣當代音樂生態的音樂史學家—顏綠芬,十多年前因緣際會結識了這位作曲家,由她的視角望去,我們能看到什麼樣的蕭泰然?
281 分享:
「臺灣人彈臺灣的作品,是理所當然的事!」鋼琴家盧易之常在音樂會上彈奏各世代臺灣作曲家的作品,但他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演出曲目,卻是自己將臺灣民謠改編成的鋼琴獨奏曲,當年,就是一曲《望春風》改變了他的音樂生涯。
416 分享:
張雅晴說,製作當下渾然不覺,「現在覺得這張專輯有點意義,因為記錄下了某個臺灣的時代。」
271 分享:
很難想像,載歌載舞的熱鬧民謠〈鳳陽花鼓〉,竟可以這般輕快而即興,讓人不由得跟著節奏擺動著身體。 將國樂器柳琴、中阮、洞簫,與來自西方的鋼琴、爵士鼓、低音大提琴擺在一起,看似突兀的組合,卻協奏出輕快活潑的爵士曲調。〈鳳陽〉是絲竹空爵士樂團創團十五年來,最受聽眾歡迎的作品之一。
- 2017/10/05
- 2015/11/05
- 2016/09/05
- 2016/10/05
- 2016/02/05
2021/03/03
2021/03/02